這些年,隨經濟社會的發展,各種音樂節的爆發,明星演出的頻繁,以及舉辦各種會場的推動下,舞臺燈光市場也隨之火爆。對應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,視聽審美不斷提升,舞臺燈具的研發與制造,在舞美行業比重也越來越高。
很慶幸國內舞美市場在不斷的膨脹,在一個這么好的大環境下,國內舞臺燈光制造行業仿佛按下了暫停鍵,始終趕超不了國外的制造水平呢?我們都知道,現21世紀的中國制造,生產水平不斷提升,產業鏈也不斷成熟,甚至有趕超領先其他國家的生產制造水平。難道舞臺設備,是中國制造業的禁忌領域嗎?不!可千萬別回到了封建迷信時代。為何舞臺燈光行業制造行業會止步不前呢?我看來會有以下原因;
一、生產觀念落后。
觀念落后涉及許多方面。有產商認為,舞臺燈具制造含量本身不高,一看就會,不用投入人力去開發只需仿制就能夠滿足市場需求;也有廠商以為高端商品沒有市場,開發投入大,風險大,不愿去投入;還有的產商履行標準的觀念淡漠,對各項技能標準視若無睹,乃至法律觀念低下,以次充好,假冒偽劣層出。
從用戶方來看,有的劇團領導以為燈具只需能敷衍表演就行,不肯投入更多的資金更新設備或采購高級燈具;有的劇場辦理人員排擠保養需求高、運用復雜的高功能燈具,漏光與否也不在乎,只要滿足表演不出問題,少換燈泡就行;還有部分燈具人員用慣了老燈具不肯承受新事物、新產品等。
二、研發力薄弱。
有些燈具廠商開發人員的數量少,乃至沒有,人員專業水平低,常常在開發新產品時暫時請人。盡管能夠請到的是真實的燈具人員,但他們不知道舞臺,不知道這一燈具在舞臺中的功能,不知道開發新產品是要把之前就產品身上出過的問題一一杜絕,不能開發出為舞臺所期待的燈具。新的產品開發后就走人,無法對新產品進行改善和升級,也無法在實際運用中得到強有力的保障。
三、低端商品的影響。
當前不少劇團、劇場經濟窘迫,特別是為數眾多的中小劇團和地縣級的劇場尤為突出。因而價格低廉、功能低下的產品仍有著廣泛的市場。各廠商也是為了紛紛搶奪低端市場,價格戰就在所難免。產品的成本不斷壓縮,材料省一點、電線細一點,短一點、工序少一點,產品的質量就這樣一點一點給消磨掉了。高端商品有如高深雅樂和者甚寡,出力不討好,加上廠商本身才剛剛進入這個行業不是很專業,所以也就只能在低端市場徘徊前行。
四、國外高質量燈具產品的沖擊。
國外領先燈具紛紛進入中國市場,給國人帶來新產品、新科技,新熱潮,的同時隨之也沖擊薄弱了國內的燈具市場。當前高端燈具產品能夠說是洋商品一統天下。近兩年興修的不少大型劇場,只要經濟條件允許,無不選用進口燈具。一些國內廠商無力與洋品牌競爭,只能拋棄高端產品的開發,形成這種惡性循環,對國產燈具產業的發展造成非常不利的負面影響。當前國產燈具廠商面臨著嚴峻的挑戰,也隱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。